走在江蘇省揚州市的大街小巷、公共場所,處處都能感受到禮的氣息:斑馬線前,禮讓行人;游客問路,笑臉指引;乘車購物,自覺排隊……居民小區,隨處可見“市民文明公約”“揚州文明有禮二十四條”;手機里的短視頻、紅綠燈路口的小喇叭、窗口單位的顯示屏,“爭當文明有禮揚州人”的宣傳語常在耳畔縈繞。以禮規行、以禮化人、以禮治城,揚州把文明意識融入市域社會治理全過程、城市管理各方面,持續推動市民文明素養、城市文明程度雙提升。
以禮規行,“揚州規矩”助推學禮風尚
“我學會了洗襪子”“我學會了下面條”“我做到了‘光盤’”……參加揚州日報“安利小候鳥之家夏令營”的孩子們,紛紛曬出七彩暑假的實踐成果,勞動、節儉、感恩、謙讓,成為孩子們記錄成長的高頻詞。放在書包里的《揚州文明有禮二十四條》繪本,孩子們不僅背得滾瓜爛熟,還付諸實際、相互監督。
沒有規矩,不成方圓。針對餐飲浪費行為,8月下旬,揚州市文明委出臺實施意見,開展專項治理行動,引導外賣商家(餐飲市場主體)提供拼菜、小份菜和半份菜等多樣化點餐服務,引導消費者按需適量點餐,鼓勵消費者通過12315服務熱線反映舉報餐飲經營者浪費行為。
西湖鎮經圩村成立“制止餐飲浪費 宣傳節約糧食”志愿服務隊,進飯店向服務人員進行宣講。
學校把珍惜糧食、勤儉節約列為新學期的思政必修課;文藝工作者用快板、說唱形式,倡導爭做“光盤俠”;飯店推出打包就能打折的優惠舉措……從學禮明禮到達禮,從講規矩到樹新風,各地展開了生動實踐。
以禮規行,揚州文明培育堅持當下改和長久立相結合。從《揚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》《揚州市鄉村文明新風十項準則》,到《揚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》《揚州市公園條例》,一系列地方性法規出臺,讓“軟文明”變成“硬杠杠”,成為彰顯城市特質的“揚州規矩”,讓城市更有文明范。
以禮化人,矩陣聯動掀起尚禮熱潮
8月15日下午,2023年第二季度揚州時代新人發布活動現場,一批“最美揚州人”“揚州好人”“優秀志愿者”“新時代揚州好少年”依次登臺,講述平凡故事,傳遞奮進力量?!耙惠呑又蛔鲆患?,要么不做,要做就做到最好?!笔治蘸笜?0年的陳匯清,從普通工人成長為高級技師的故事,讓人真切感悟到幸福生活靠奮斗,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。
文化鑄魂,以禮化人。揚州搭建了“時代新人”季度發布、“揚州好人”進萬家文藝巡演活動、新時代文明實踐的“五大平臺”等平臺,通過矩陣聯動掀起尚禮熱潮,讓文明之風吹進千家萬戶。
文明培育,潤物無聲。編創快板曲藝宣傳短視頻,圍繞言行儀表、誠實守信、外出文明等不同情境宣傳文明禮儀注意事項;編排音舞節目“爭當文明有禮揚州人”;組織開展“文明的力量”微視頻征集、“文明在心中”少兒書畫大賽等活動;編發《揚州市文明勸導志愿服務規范用語指南》……揚州全市上下形成講文明、唱文明、曬文明、學文明濃厚氛圍。
音舞節目“爭當文明有禮揚州人”。
典型引領,分類示范。在外賣、快遞行業評選“最美騎手”,在窗口行業評選“文明有禮示范窗口”“文明有禮示范標兵”,在交通行業評選“最美的哥的姐”“乘客滿意公交線路”,在教育行業評選“十佳班主任”“桃李獎”……以行業典型示范帶動文明新風。
爭當文明有禮揚州人,揚州持續深入開展以政務文明、交通文明、網絡文明、餐桌文明等為內容的宣傳教育活動,激發全民有禮效應。
以禮治城,治理攻堅夯實有禮環境
今年暑假,八方游客涌來,揚州一個月接待游客近400萬人次。
揚州的“熱”,不只人氣,還有服務。為方便自駕游客停車,揚州推出找車位二維碼,手機掃一掃,就能知道哪里還有空車位;盤活儲備地改為臨時停車場地,倡導市民減少占用公共停車位,讓城、讓路、讓景于外地游客。
聚力打造治理高效、活力彰顯的好地方,揚州不斷夯實有序有禮的城市環境。2022年以來,揚州緊盯市容市貌、交通秩序、農貿市場、公共設施、空中纜線、電動自行車充電等痛點堵點關鍵點,聚焦老舊小區、背街小巷、門前三包等短板弱項提升,持續開展專項治理行動。相關單位牽頭開展文明交通、市容環境、文明養犬、農貿市場提檔升級、公共廁所達標提升、黑臭水體整治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十五項專項治理行動。
揚州市外賣、快遞行業“爭當文明有禮揚州人”主題活動。
每一項專項治理行動,都是刮骨療傷的攻堅戰。過去,外賣、快遞騎手搶黃燈、闖紅燈、逆向行駛,成為新的“城市病”。揚州通過交通安全警示教育、打造戶外勞動者驛站、評選“最美騎手“,倡導大家爭做守法騎行人、文明代言人、文明監督員、基層治理“合伙人”。如今,揚州涌現出一批見義勇為、誠實守信的典型以及積極參與社會治理的“廣小新”“邗小哥”品牌。
以德治破題,用文明答卷,夯實有禮環境,揚州努力把城市管理中的難點、堵點變成讓群眾點贊的亮點,不斷刷新好地方的文明高度。(供稿:江蘇省文明辦)